《如何有序推进广西四个区域一体化发展》调研报告(摘要)
发布时间:2014-07-22 文章来源: 文章发布者:admin 文章作者:自治区政府参事室调研组
一、加强有序推进“四区域一体化”充分反映了我区客观存在的特殊条件,符合发展战略规律和重大决策的要求。
南宁、北海、钦州、防城港、玉林、崇左、百色区域,反映了祖国南大门—海上丝绸之路—资源富区相结合, 黔桂经济走廊和湘桂走廊相结合是柳来河的特性,湘桂走廊—广西北大门—广东后花园是桂贺区的特性,西江黄金水道中心和核心区是梧州贵港玉林区特性。桂贺一体化实际是湘方语言区,柳来河一体化区是贵系语言区,梧贵玉一体化是粤语(白话、客家话)区,南北钦防崇百玉,主要是壮语区和客家话、白话区,从语系角度,四个区域一体化也有客观必然性。进入90年代以来,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明显趋向,改革开放30多年来,全国各地各区域也通过推进一体化发展,走区域联合的路子。
二、全区和各地及各系统对推进“四区域一体化”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,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。
梧玉贵、南北钦防玉崇百等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建立与完善;各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,北部湾经济区规划、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、柳来河一体化发展规划等已获批,其他三个区域一体化规划编制已经完成正等待批准颁发;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对接,高铁、高速公路等建设加快推进;各市大力开展数字工程建设,推动区域信息一体化,南北钦防电话通信实现同城化;统筹电网和能源建设,将逐步统一能源保障检测体系和能源调度管理,优化能源保障体系;制定优惠政策,加强园区建设,强化产业园区在的支撑作用;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医疗保障一体化正在推进,逐步统一。
三、全区推进“四区域一体化”存在较多重大问题和困难。
我区交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,区域之间、区域内部各种交通方式之间不能有效衔接、运输通而不畅制约了“四区域一体化”发展; 多数区域内部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接近,而且产业发展各成体系,雷同程度较大,使得产业的互补性较弱;大部分区域内原有发展产业布局统筹不够,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分工不够合理,优势互补、衔接配套的产业链分工协作体系没有形成,产业关联度差,产业合作基础较缺乏;区域内大中城市辐射弱,缺乏真正的中心和核心城市;由于各市行政区域不同、利益不同以及管理方法不同,交通、金融、社会事业软件对接程度低,资源共享互通程度低,牵头城市权利和协调能力有限,区域内各市难以协调;一些区域担心产业发展被边缘化;自治区缺少系统配套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措施;宣传不到位,缺乏良好舆论氛围。
四、全区要尽快全面逐步实现全面对接, 有效有序推进“四区域一体化”。
从调研和国内外有效一体化措施和经验,特别从调研中各方面反映,我们认为有效有序推进“四区域一体化”从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和生态文明各方面全面做好对接工作,重点是以下十一大对接,即观念对接、战略对接、制度对接、产业对接、市场对接、通道对接、生态对接、文化对接、社会对接、区域对接、组织对接。
五、有效有序推进“四区域一体化”主要保障措施。
一是加强组织领导,党委政府有效推进。二是尽快制定与五大经济区一样的战略规划;三是突出北部湾经济区的带动作用;四是用好用足用活国家给予的支持政策;五是加强改革创新;六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;七是强化责任考核。
(民建广西区委副主委蒋升湧为该调研组组长)
- 相关文章
-
- 打造履职新模式...2015-09-23
- 辜胜阻与广西民建会员座谈中小微企业发展2014-08-22
- 《如何有序推进广西四个区域一体化发展》调研报告(摘要)2014-07-22
- 全面深化改革 发挥广西生态优势...2014-07-22
- 李丽君、伍峰的建议被市人大列为重点督办建议2014-04-24